|
【行走基层 喜看变化 助力发展】张思婕:从天险绝壁到康养胜地的华丽转身 |
2024年12月09日 19:24:07 来源:太行日报 |
八百里太行,万仞壁立、千峰如削;八千米天路,万尺悬崖、十里如画。在陵川县锡崖沟村的峭壁之上,蜿蜒盘旋着一条挂壁公路,惊险奇绝、浑然天成,被誉为“天路”,全长7.5公里“天路”是锡崖沟人用生命铸就的道路奇迹。自20世纪60年代初锡崖沟村民们异口同声喊出“修路!出山!”始,三十年箪食壶浆、风餐露宿,几代人前赴后继、舍生忘死,锡崖沟人攀悬崖、凿峭壁,凭着三尺钢钎,一双手,结束了一段几千年与世隔绝、远离文明的沉重历史。他们不仅凿开了太行山,凿通了出村路,更凿破了锡崖沟人身上的禁锢,一条挂壁公路,是锡崖沟村的桥梁,更是锡崖沟人的希望。
初至与山鏖战,凿出希望之路
自王莽岭南坡顺势而下,一路上险峰交叠变幻,峭壁环绕林立,在群山的环抱之中,有一处村落,阡陌有序,溪流潺潺,古桥飞架,一切皆显得别致而古朴……这便是我与锡崖沟的初次邂逅。
2016年,我随家人第一次走进锡崖沟,挂壁公路在绝壁天堑之中蜿蜒隐现,俯瞰是万丈深渊,仰望是千尺高崖。隧道外沿,是雄浑苍劲的险峰峻岭;隧道内壁,是犬牙交错的裸露岩石,那一处处人工开凿的显著痕迹,将锡崖沟人在绝壁上“抠路出山”的创举,永远铭刻在陡峭的山石之上。沿路而下,透过狭小的天窗向下望去,一个“世外桃源”隐匿在群峰林立的沟谷之间——那便是锡崖沟村了。村民们或依山傍水,或临崖跨涧,错落聚散,时隐时现,沟内植被茂密葱郁,湖光山色相互映衬,小桥流水,如至江南,走在村间小路上,清一色红石板屋子、篱笆墙,村民们热情地向过往游客兜售着时令果品和特色药材。
挂壁公路实现了沟里人走出大山的夙愿,也为山外人领略锡崖沟风光奠定了基础。近年来,锡崖沟村积极响应市场需求,充分发挥自身的自然条件优势和地理区位优势,推动主导产业由农业向旅游业转变,纷纷兴办农家乐,观光游客络绎不绝……
重访怀揣梦想,蹚出发展之路
挖掘机阵阵轰鸣,运输车辆穿梭不停,几处刚拆除的建筑逐渐显露出了村子原本的模样。施工人员加班加点,抢工期、赶进度,处处都是一片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……这是我与锡崖沟的第二次相遇。
2019年,我调任陵川县人大常委会工作,上班次日便接到了视察王莽岭景区整治提升工作的任务,跟随视察组,我第二次踏入了锡崖沟。乘着王莽岭景区体制机制改革和整治提升的东风,锡崖沟村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,为解决村民自建农家乐单打独斗、不成规模、收入不稳定等问题,抓住“太行水镇”项目建设契机,依照王莽岭景区改造提质的总体规划,锡崖沟村对景区规划范围内的农户房屋予以集中拆除,将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给太行云顶公司修建北游客接待中心,并与太行云顶公司签订挂壁公路租赁合同,通过与景区企业紧密合作,锡崖沟村集体和农户实现了多渠道增收致富。
走进锡崖沟村,东崖片区拆迁项目已基本完成,安置区的建设工程已初见雏形,河道治理的清淤工作也进入尾声,锡崖沟村内道路项目也在紧锣密鼓地推进。怀揣着希望和梦想的锡崖沟人憧憬着美好未来,期待着锡崖沟村早日完成“愚公之村”到“太行水镇”的涅槃重生。
再遇华丽蜕变,迈出康养新路
流水涓涓、嫩绿茵茵,白墙灰瓦的屋舍、青砖黛瓦的院落,亭台楼阁点缀其间,柳岸荷池环绕左右,沿游览步道远眺,康养民宿群错落分布……这是我与锡崖沟的第三次重逢。
2024年,趁着“行走基层,喜看变化,助力发展”主题活动开展之际,我又一次来到了锡崖沟村。自1994年《人民日报》头版头条以《一个几代人用血脉筋骨铸刻成的不朽丰碑——路》为题,刊登锡崖沟村艰苦奋斗三十年,在悬崖峭壁上用钢钎炮锤凿路的事迹至今,又一个三十年过去了,如今的锡崖沟村已改旧貌、换新颜,借王莽岭景区开发之势,锡崖沟人因势利导发展文旅康养产业,村民们通过房屋租赁、景区就业、开办农家乐以及土特产品店等多种经营方式,实现了“开门见山”到“就地生财”的华丽转身,让锡崖沟村的“绿水青山”化作了百姓致富的“金山银山”。2024年6月,太行锡崖沟荣登文旅部新一批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名单,成为山西省首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,昭示着锡崖沟村愈发璀璨的未来。
寒来暑往,在历史的长河中,三十年不过是须臾片刻,然而对于锡崖沟村民来说,却是一段漫长且充满艰辛的岁月,他们一尺一寸开辟道路,一分一秒不懈努力,不畏险阻、勇毅前行、无私奉献、福泽后代,用几代人的热血与坚毅铸就了兴村致富的不朽功勋。如今的锡崖沟村,凭借着令人陶醉的迷人风光和承载锡崖沟精神的挂壁公路,文旅康养产业蓬勃发展、日益兴盛。展望未来,依托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这一闪耀的“金字招牌”,锡崖沟村必将再度实现跨越式的大发展,成为享誉国内外的康养度假胜地,为乡村振兴的伟大征程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。
【大 中 小】【打印此页】【收藏此页】 |
|